2016/06/07芒果日報--台灣之光--胼手胝足回部落,種回失傳故鄉米
絕跡40年台灣之光「銀珠香米」復活!高學歷的他返鄉務農,只為父親最大遺願…
「本來以為山上生活比較悠閒,沒想到山上工作更硬呢!」(圖/幄力斯‧鐵木攝影)
【芒果日報/台灣之光新聞中心】只要是土地的故事,都讓人倍感溫馨與驕傲!銀珠香米復活的故事,就是充滿著對部落的愛、對土地的愛。在國民黨昔日使用國家機器,毀滅台灣人的本土文化及原住民的部落文化時,我們只有持續的用對土地的愛,來灌溉原本屬於這塊土地的文化,才能讓它復活、讓它恢復生機。
一個高學歷的年輕人,毅然回到自己的部落,就是為了父親的遺願,讓銀珠香米能夠復活,持續在這片土地上飄香…。
|
謝繕聯
2016年03月19日 09:30
「父親說有一種米,只有我們部落有,消失了四十年,想種看看,那麼我的手便沾上了泥土。父親留下了一個夢,就前往下一個生命階段,剩下的是自己的雙手,能不能為這個夢畫上一個圓了。」 ——那個種銀珠香米的人
|
只有回到故鄉,才能種出銀珠香米的令人著迷的香氣(圖/幄力斯‧鐵木攝影) |
銀珠香米是一種會散發濃郁芋頭香的香糯米(Tabula),原名為「瑞岩香米」,是瑞岩部落特有的品種,一年一栽,產量稀少,過去只有在重要的日子才會食 用,穗粒成熟時會轉為變紫色,尾端長出長芒,去掉長著細毫的穀殼後,閃耀著金褐色光澤的米粒就是曾經消失40年的銀珠香米。據部落耆老回憶,過去可是「一 家炊米,全村聞香」,吃過香米的人,個個都念念不忘......
南投縣瑞岩部落,是銀珠香米的故鄉,也是泰雅族的發源地(圖/幄力斯‧鐵木攝影) |
南投縣仁愛鄉的投89線又稱力行產業道路,這條號稱全台灣最險峻的產業道路,沿途坍方處處、崎嶇難平,自埔里而上至霧社、未達清境前,循線由第一條岔路小心而下,漸漸的視野逐漸開闊,山谷中的小村落就是台灣泰雅族的發源地—「瑞岩部落」。
祖先留下的種子再也沒有回到土地上
1972年因為稻熱病,當年部落栽植的銀珠香米幾乎無一倖免,且因應農業政策與聯外道路開通,部落開始轉種水稻、高麗菜等經濟作 物,原本就栽種面積小且不易種植的銀珠香米就在天災侵襲、經濟結構轉型、飲食習慣改變等因素下逐漸被遺忘,多年後,想念銀珠香米的耆老們卻再也種不回香 米,保存的種子也因受潮無法發芽,只能遺憾的認為銀珠香米絕種了。那個想帶香米回家的人-鐵木‧尤幹
讓我們先將鏡頭拉到1970年,當時還是學生的鐵木‧尤幹(楊茂銀醫師)準備到台北唸大學,臨行前他的父親煮了一碗珍貴的Tabula為他餞行。那碗Tabula是鐵木‧尤幹這輩子吃過最美味的食物。在偏鄉服務20多年的楊醫師(圖/幄力斯‧鐵木攝影) |
鐘教授知道香米的珍貴,回到台北後,將香米層層密封、放進研究室冰箱冷凍,不管冰箱更換或調職,都未曾丟棄這包「紀念品」,退休後更將香米帶回家中妥善保存,一晃眼,這包世界僅存的種子竟在冰箱中沉睡了38年。
2009年底,退休的鍾教授來找楊醫師敘舊,對香米始終念念不忘的楊醫師隨口問起老師:「記得部落裡一種香味獨特的米嗎?」沒想 到教授竟回答還記得香米的滋味,更讓楊醫師吃驚的是教授家中竟然還有一包種子!就這樣,在2010年1月10日,楊醫師以顫抖的雙手接下教授的包裹,看著 那四、五百粒香米種子,激動得久久不能自己。
楊醫師將香米分裝兩袋,一半委請中國醫藥大學吳金濱教授培育;吳教授以培養皿育出一芽,而他自己以傳統催芽方式育出了三芽,但因 操之過急加太多營養劑,最後只剩一芽存活,當時楊醫師仍在信義鄉的診所服務,因此特地請妻子回到瑞岩部落運載過去種植香米的土壤做為栽培基土,終於喚醒冰 凍38年的香米生命力。2011年擴大復育成功,楊醫師小心地收割,細數那年共收成了八千粒珍貴的穀子。
消息傳開後,農試所水稻專家賴明信博士也來採樣,他驚奇地跟楊醫師說:「國家種源庫共有八千多種樣本,竟然找不到這個原生香糯米 品種。」楊醫師為了謝謝妻子高阿珠無怨無悔的支持,以兩人姓名末字為香米命名,來自瑞岩的香米就以「銀珠香米」一名被納進國家作物種原中心永久保存。
香米終於回到原生地,落地生根(圖/幄力斯‧鐵木攝影) |
而在信義鄉服務22年後,退休的楊醫師也終於如願回到瑞岩設立診所、守護族人健康,沒想到就在診所開幕隔天,積勞成疾的楊醫師看完第一位病人後突然身體不適,緊急送醫後發現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2015年初,在櫻花綻放之時楊醫師帶著夢想辭別了世間。
「銀珠香米帶我回家了,讓米的香味飄揚山谷,是身為一個瑞岩的泰雅應去追尋的驕傲。」謹記著父親的話,幄力斯‧鐵木繼續傳承父親的精神(圖/幄力斯‧鐵木攝影) |
「本來以為山上生活比較悠閒,沒想到山上工作更硬呢!」幄力斯笑著談被蜜蜂叮的往事,雖然辛苦也常有驚險的突發事件,但感覺他挺樂在其中的(圖/幄力斯‧鐵木攝影) |
楊醫師帶著40年後第一鍋收成的香米請老人家品嚐(圖/幄力斯‧鐵木攝影) |
(圖/幄力斯‧鐵木攝影) |
父親長眠在那山坡,每次站在這塊土地,我總感覺到父親一直在那看顧著。父親離開前最希望能在這塊地上看見銀珠香米的稻穗,雖然滿是石頭,他也深信香米不會
令他失望,在我心裡父親已無憾的走過彩虹橋,留下的是給我的功課,我要靠我的雙手,Lokah!(泰雅族語「加油、努力」之意)讓他感到驕傲。 |
註一:楊醫師用盡畢生心力購下的土地位於北港溪畔,整片土地早年是一片溪畔沼澤,根據田野調查,這塊土地就是香米的原生地,因此 楊醫師一心想在由此再次將香米發揚於瑞岩部落;然而這塊土地在72水災時因土石流沖刷而覆蓋上一層厚重的砂礫石塊,或許身體裡泰雅的血液依 舊,Lokah(努力)的精神猶在,面對滿室石礫的土地幄力斯不曾懈怠。
註二:在宜蘭也有朋友用自然農法方式一起復育銀珠香米,然而可能因為氣候和土質不同,跟老人家記憶中的味道相去甚遠,而回到瑞岩部落原生地栽種出的香米,近似老人家懷念的味道和口感。
芒果日報新聞參考點
摘自風傳媒:http://www.storm.mg/lifestyle/8866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