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7芒果日報--台灣正史--平埔族文化演進,遭異族嚴重扭曲
前言 平埔族群 是對居住在 臺灣 平野地區各 南島語系 原住民 族群 的泛稱。這些族群往昔被 日本人 及 清朝 人稱以「 平埔番 」、「 熟番 」等名。至 中華民國政府 時期起多已喪失族群意識,且不被官方認定為原住民族;後來臺灣族群 研究 興起,這些平地原住民族群的 歷史 才開始受到主流社會的關注。目前 學術 界、 文化 界開始加以調查和研究, 社會 大眾也改以比以往更 中性 的「平埔族群」一詞加以指稱 ,表示由於平埔族並非「單一」的民族,事實上應該是「平埔族群」才正確。 簡介 平埔族大都以社名自稱,例如大甲東社及大甲西社,住民皆自稱為大甲人。或者因為台灣第 1 大社為台灣社,故此臺灣原住民是最早期自稱 臺灣人 。爾後取名平埔兩字的原因為:平埔即平地的意思;族群則是指稱某一特定的人群。就此而言,平埔族群是初期用來指稱「居住在平地的人群」的簡易稱呼。 早在 漢人 於 17 世紀移民前往台灣拓墾、定居之前,台灣西海岸的平原地帶,從北部的 宜蘭 、 基 隆 一直到 恆春 , 就已經有許多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部落認同的社會群體居住著。這些比漢族更早定居於台灣平原地帶的不同社群,由於和漢群的語言、文化都不相同,因此在 早期的台灣歷史文獻中常被稱為「番」。從「番」的字形、字意來看,「番」是「釆」與「田」所組成的,是用來指稱以某種方式耕作的人,是一種生活方式。但 是,在異族統治眼光下,「番」就含有歧視的意味 [1] 。而且是次等國民待遇,滿清政府 : 1. 滿族 2. 漢族 3. 番,日本政府 : 1. 日本人 2. 漢族 3. 番。 平埔番或平埔熟番字眼出現在志書中,主要是為了和生番與高山番區別。平埔熟番的稱呼雖然在 18 世紀 中期以後就出現在清朝的文獻中,但主要還是在 19 世紀 中期以後的文獻出現得比較多 [ 註 2] 。 簡單地說, 18 世紀下半葉在文獻中出現的「平埔番」、「平埔熟番」,是指居住在 屏東平原 、 宜蘭平原 、 台東 平地與 恆春 平野的土著族群。事實上,我們現在所謂的「平埔族群」隱含了 2 個意涵:「平埔」與「熟番」。其中「平埔」一詞較流行於民間;而「熟番」則是較官方的用語。 分類 雖然自有人類以來,不同的人群之間就對彼此的關係有某種程度的「分類系統」。但是,人類開始以「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