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5芒果日報--台灣正史--乾隆盛世飢餓狀,英國使團吃一驚
前言 【芒果日報 / 台灣史研究中心】台灣人之所以會有所謂 的「中國認同」,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其實有一種原因,就是對中國人認識不深,誤以為中國自古以來是甚麼「禮儀之邦」,認為什麼四維、八德的那些教條,都是來自中國的傳統,而那些卑劣的中國黑心商人、偷搶拐騙的中國投機者、男盜女娼的中國偷渡者、還有沒公德心惡質的中國遊客 … 都是文化大革命搞出來的產物,認為中國只要有錢了、民主了,這些現象就自然消失了,這其實是一種致命的誤解。因為,在古代的中國,沒有甚麼<文化大革命>,其實早就是個人吃人的世界,層層的階級欺壓,造成了各種光怪陸離,已經是一種常態,也早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實際上,中國人卑劣、偽善、吃裡扒外、早就在國際上惡名昭彰。只不過,日本戰敗之後,台灣人對中國人有著致命的期待與憧憬,造成了半世紀以來的浩劫。這篇文章所指出的,就是當年英國使節的觀察。 同樣的,在清朝統治下的台灣,根本沒有像樣的基礎建設,司法制度完全是任由官吏的好惡決定百姓的生死,沒有衛生教育觀念,人民毫無常識、迷信、衛生習慣差,這就是當年「和中國接軌」的結果。從老外對中國人的觀察來重新認識中國人,台灣人在面對馬英九持續不斷的賣台行徑,應該要覺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歷史探祕/乾隆盛世的飢餓?英國使團 700 人大吃一驚! 在歷史上,英國人很容易地了解到,在中國,所有的富人幾乎同時都是權力的所有者,更讓英國人無法接受的是中國官場的另一項規矩:在任何場合,上級都可以打下級的板子,這讓重視個人尊嚴和榮譽的英國人無法理解並且非常氣憤。 18 世紀末,國勢蒸蒸日上的英國人認為他們有充分的底氣來與東方巨人中國握握手了,於是,他們派出一個以著名外交家馬戛爾尼勛爵為團長的、成員多達 700 人的龐大使團,浩浩蕩蕩來到中國。 據人民網報導,使團一路上享受的是乾隆皇帝最慷慨的禮遇。剛到大沽口,兩名中國官員帶著大量作為禮物的食品在此迎候,這個見面禮出乎英國人意料。過於豐盛 的禮物似乎證明了馬可 · 波羅筆下中國的超級富庶。然而,運送食物的中國船隻剛剛離開,一個意想不到的場面出現了:因為中國人送來的食物過多,並且『有些豬 和家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