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4芒果日報--統呆爛政--台灣財富已世襲,窮忙終生難翻身
台灣高房價 BBC咋舌
薪凍漲13年 房價4年漲34%
【楊芬瑩、邱煜婷╱綜合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以專題報導許多台灣人買不起房子的現況,介紹月入9萬元的家庭也買不起台北郊區房子;並引用最新 數字,指台灣薪資凍漲13年,但台北房價4年漲5成,房價所得比是14倍。學者指要熄滅房價炒風,大概要等2016年持有房屋成本慢慢增加之後了。
該文以台北租屋族蔣明雲(譯音)為例,她與先生月薪共約9萬元,但連郊區老房子也要1000萬元,她說要買房,「就不能有娛樂開銷或出去吃飯,也不能生病,老天保佑爸媽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是:不能生孩子、也不能失業。」
房價為年收14倍
BBC報導(goo.gl/jt1eD)指雖然陸續有團體抗爭,要求居住正義,但台灣利率、房屋稅率、遺贈稅率低,房市對海內外資金極具吸引力,未來若更開放陸資,炒作必更惡化。尤其有錢人、海外僑民、大陸台商,因金融危機不敢投資股票或新生意,轉而把資金投入房市。
據統計,2006年底到2011年底,台灣房價成長速度在亞洲排第4,過去4年全台房價上漲34%,台北房價漲50%,台北新成屋平均每坪73萬,雖比亞洲其他大城市房價低,但台灣人實質薪資已13年未增加,平均2000萬元的台北市房價,是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的14倍。
據統計,2006年底到2011年底,台灣房價成長速度在亞洲排第4,過去4年全台房價上漲34%,台北房價漲50%,台北新成屋平均每坪73萬,雖比亞洲其他大城市房價低,但台灣人實質薪資已13年未增加,平均2000萬元的台北市房價,是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的14倍。
應採取實價課稅
去年6月我政府開徵奢侈稅,房地產交易雖減少30%,房價卻不跌,永慶房屋經理黃增福說:「投資客為了避稅,寧可不賣也不願意減價。」批評者認為,政府應取消優惠屋主與投資者的政策,房屋稅與地價稅不應以公告現值計算,應實價課稅。
只 是今年8月1日上路的房地產實價登錄,原本要用來做為房產稅的估算基礎,因房地產商與立委反對而作罷。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接受BBC訪問時稱,不修 正房地產課稅機制,會危及國家經濟,且台灣已有房地產泡沫,不應持續下去,否則年輕人會越來越不滿,因為不管多努力工作都買不起房。
2016年可望跌價
但 上周央行召開理監事會議,卻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說,這幾年低利率環境的確造就相當多投機客,現在房屋供給太多、房價已漲到頂,未來實價登錄將往實價課稅方向走,2016年後地價稅、土地增值稅調升,會讓房屋持有成本增加,投機客將減少,市場可望回到合理價位。
除改善稅制、抑制投機客外,《住宅法》也將實施。營建署長葉世文說,《住宅法》將在12月30日實施,相關住宅補貼、社會住宅、居住品質、住宅市場及居住權利平等也會同步實施。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1224/34725390/
法媒:台灣貧富已世襲,頻繁與中貿易讓富者恆富
2014-05-19 18:1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法國《解放報》日前刊出一則關於台灣貧富差距的報導,該文指出貧富在台灣已經是世襲,一個人的出身將大幅決定他往後的財富。
甚至認為,培訓教育機會的不足與最低薪資不足2萬元的規定,將加大台灣的貧窮狀態。同時,台灣近期與中國頻繁的經濟貿易,將讓擁有資本的人越來越有錢,對於中低收入者來說幾乎毫無助益。
培訓教育機會不足與低薪加大貧窮狀態
該文指出由於教育普及化以及50年代允許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台灣曾經是一個在亞洲貧富較均等的社會。但近來由於製造業相繼轉移至勞動力相對較便宜的國家,如中國和越南,相對剝奪了台灣部分的勞動工作機會。
除此之外,台大社會福利工作學系教授林萬億教授也指出,培訓教育機會的不足與最低薪資不足2萬元的規定,更加大了台灣的貧富差距。再加上台灣近期與中國頻繁的經濟貿易,更是讓原先就擁有資本的有錢人更有錢,但對中低收入者卻毫無助益。
林萬億也認為,薄弱的稅收制度只是更有利於富人,而不利於發展有助社會底層的社會福利。薪資薄弱的臨時工作,也讓無家可歸的的社會底層人士更難走出貧窮困境。
負擔不起高額房價的人數越來越多
專為幫助遊民的人安基金會,負責人之一的Li Ting –ting便表示,「許多民眾身兼多職只為了要餬口或有家可歸。然而許多年輕人無論兼多少差,仍然買不起房。」
該文更指出,即便台灣政府曾試圖控制飆漲的房價,並實施房地產交易稅的方式縮減貧富差距。然而,貧富差距並未遞減,負擔不起高額房價的人數仍不是少數。日前更有因付不起房租而必須讓小孩睡墳墓的案例發生。
林萬億認為,政府這些政策仍是不足的。同時道出,貧富在台灣已經是世襲,一個人的家庭資本將大幅決定他往後的財富,富者恆富,窮者恆窮。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01137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