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6 芒果日報--日治史實--日治時代菜市場,明信片中尋美景
傳統市場就是又髒又亂?來看看這些日治時期像洋房一般的市場
【芒果短評】關於日本時代的市場,之前本報就曾報導一則,現在又有文史工作者提供更為完整的資料,原來在日本時代,從北到南,台灣總督府在各州都有設置公有市場,而些公有市場又多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巴洛克建築,不但徹底改善了髒亂的市場印象,更讓傳統市場成了明信片上的地標景點。 可惜好景不常,台灣被中華民國佔據,將中國人惡習也在台灣恢復了,中國人就是認定傳統市場就應該跟髒亂畫上等號,所以在中據時期,市場也就恢復髒亂不堪的樣子,而日本時代的美麗市場建築,不是遭到拆除,就是任其荒廢,現在除了西門紅樓之外,其他的市場原貌幾乎都看不到了。 西門紅樓還曾經被中國商人改成劇院!這樣的建築,你能想像出日本人的菜市場,竟成了中國人的劇院!從這一點來看,你還敢說國民黨統治比日本人進步?如果還有人這樣認為,不是中毒太深,就是毫無常識。 |
在臺灣日治時期初期,因為財政不足、治安還不夠安定等原因,讓日本總督府一時無法開始著手改革臺灣的市場,所以先沿用清領時期的「舊慣」來管理市場。在1896年台灣爆發鼠疫,日本總督府因此決定要改善臺灣雜亂、病蟲孳生的市場,於是在1904年開始施行市場改革政策,著手興建新式市場。
日本政府的市場改革政策以「衛生」作為主要目的,廢除了臺灣一直以來都用「習慣」來管理市場的情形,並建立了一套標準的市場管理規則。到大正年間 (1912-1926),除了已經獲得良好改善的衛生條件之外,也出現了要求市場在經濟機能上作出改革的聲浪,因此總督府市場的改革目標從「衛生」轉向 「經濟」。
這項改革目標的措施除了進一步整備公設市場之外,也建立了「專業市場」,讓市場機能「分工化」。這些市場政策在衛生、經濟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也讓臺北艋舺、大稻埕及全台各地都出現具有相當水準的公設消費市場,並開始徵收公共衛生費,這筆經費後來也成為日治時期改善台灣公共衛生的重要經費來源。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日治時期市場曾經的身影。
台北西門紅樓(現今)
臺南西市場(日治時期)
臺南市西市場建於1905年,佔地有3871坪,是當時南臺灣最大的市場,販賣各種雜貨與新鮮貨品,當時臺南人稱之為「大菜市」。大正九年(1920年)時,西市場在風災中損毀,後來原地重建。
昭和八年(1933年),日本人希望促進「臺南銀座」末廣町「銀座通」(今中正路)一帶的商業活動,因此在西市場外再興建了41間販售日常用品的店鋪,稱為「淺草商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市場曾風光一時,現今已沒落。
臺南西市場(現今)
Photo Credit: Pbdragonwang @ Flickr CC BY SA 3.0
1936年,市場因複雜的管線與密集的攤商引發大火,隨後原地重建。1946年,市場內建武德宮供奉關聖帝君和媽祖,成為第二市場攤販的信仰中心。2004年開始,臺中市政府對第二市場進行全面性整修。
臺中第二市場(現今)
彰化消費市場(日治時期)
Photo Credit:Wikimedia Commons
嘉義東市場(現今)
嘉義西市場(現今)
看完這些日治時期市場的風貌,也必須了解事實上當時的市場有分為「適合內地人用(也就是日本人)」與「適合臺灣人用」兩種取向,這兩種市場雖然都是由總督府籌劃興建,但規模與設備卻有所不同。
此外,因為當時的總督府很快的就引進新市場制度,並無考慮到以往臺灣人的商業習慣,所以對一些當時的攤商來說,新制度有點過於理想化且綁手綁腳,後來也因此導致民眾私設市場或進行市場外交易的行為,這也是日治時期市場背後的爭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