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9芒果日報--台灣正史--貞婦祈雨傳美談,街坊購地保牌坊
貞婦祈雨傳美談,街坊購地保牌坊
【芒果日報新聞社三芝分社/台灣史研究中心】國民黨集團竊據台灣以來,日治時代的古蹟毀的毀,拆的拆,直到現在只要被購入私地,就有可能被貪婪的地主拆毀,但是日本時代卻有一個街坊鄰居為了保存貞潔牌坊,而集資購地保存古蹟的故事。
臉友Snakabok
Dnis說得很有道理:歷史不是一家一姓或改朝換代的紀錄,是要和土地結合,從腳下所站的土地,經過時間的推延,所留下的空間發生的人事。同心圓說的歷史,從認識上一代如何來?為何來此?由地名地貌的演變開始話說從前,歷史和地理一起才能認知到人文,由近而遠。
中國人深知欲滅其國,先滅其史的道理,拆除古蹟就是國民黨的陰謀之一,我們要復興台灣意識、達到全民覺醒,就必須要從認識台灣歷史開始。
4月13日
·
讀臺灣在清國時期三大民變,最接近現代的一次是發生在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事件中除了雙方激烈軍事攻防外,相當特別的一段是大甲城多次被圍水源斷絕,城內居民請貞婦余林氏祈雨,每次都降下甘霖解危。
究竟這位貞婦余林氏是誰呢?原來她是1779年出生於大甲庄的林春,家境清寒被送給余家當童養媳,沒想到12歲時未婚夫就意外過世了。
究竟這位貞婦余林氏是誰呢?原來她是1779年出生於大甲庄的林春,家境清寒被送給余家當童養媳,沒想到12歲時未婚夫就意外過世了。
林春放不下身體不好的婆婆一個人,決定繼續侍奉婆婆。她以刺繡為業,撫養家族子嗣,幾十年如一日,晚輩都稱她為媽媽。事情傳到官府,道光皇帝下旨封為貞節夫人,並建立貞節坊(位於今臺中市大甲區)。後來在幾次缺水危機中,受居民之託祈雨,果真天降甘霖傳為美談。
據臺灣日日新報記載,這座貞節牌坊,曾經一度被人任意蓋屋,原本的庭園也遭毀壞。在1934年才在居民李闊嘴提議下,由街庄居民集資與街役場的公費一起把那塊地買下,進行重修。1935年12月5日上午10點,舉行落成式,當地的官員職員與居民一同出席,合影留念,然後一起前往當地市場樓上設宴慶祝。當天家家戶戶都搓紅色湯圓前往牌坊致祭,並設兩座戲臺,直到晚上才散去。
小編覺得貞婦余林氏的故事,感人的地方不是守貞或祈雨,而是她表現出女性在逆境下堅持自己信念,展現無比堅韌的一面。對於她所愛的人事物,卻又如此溫暖。居民集資購置牌坊地作為永久古蹟,則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感動。
最近臺灣缺水,又發生許多文化資產遭到摧毀的事件,看到這則故事感觸特別深,特來分享給喜愛臺灣故事的朋友們。
左上圖 1934年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大甲街集資將牌坊地買下,做永久古蹟保存。
右圖 《東瀛紀事》中,記載貞婦余林氏於戴潮春事件中多次祈雨。
左下圖 現在的林氏貞孝坊(出自wiki,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8/大甲林氏貞孝坊.jpg)
--
Facebook粉絲團:http://facebook.com/gjtwn
Google+ : https://gjtaiwan.com/g+
關於聚珍臺灣:http://gjtaiwan.com/info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