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6芒果日報--黨國黑幕--國共下三濫戰術,長春變吃人煉獄



國共下三濫戰術,長春變吃人煉獄

【芒果日報/黨國黑幕調查中心】中國有一句成語說:「一將成名萬骨枯。」就是說,那些野心家在爭天下的時候,絕對不會把人命當一回事,不管是老百姓或是戰場上的戰士。說到國共內戰時的長春圍困戰,這真的是慘絕人寰,比起國共指責日本的「南京大屠殺」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呢,中國的國共兩黨一提到這個戰爭,就將長春餓死數十萬居民的責任往對方身上推,然後又自己擦脂抹粉,粉飾太平,這對那數十萬的死難者根本是不公平的。



國軍將美援空投物資中飽私囊,解放軍沒人性的封鎖圍城,這兩者為了一己之私,造成長春市民從當年的首都市民成了飢民,甚至發生人吃人的慘劇。原來這就是中國人的戰爭模式,下三濫的戰術,逼老百姓走上絕路。



其實從很多事件看來,中國人是最沒有反省能力的民族,即使成立了「民國」或「共和國」,還是沒把百姓當人看。滿州獨立建國時,長春可是首都,整齊的街道,繁榮的景象,誰也沒料到就在中國勢力進入滿州以後,會變成一個餓死數十萬人,進而人吃人的煉獄?如果早知如此,滿州是否應效法蒙古,堅決維持獨立於中國之外,也許就將避免這場浩劫?而當年的台灣,如果能對中國有更深的認識,拒絕中國軍隊占領,是否能避免慘絕人寰的二二八事件?  



長春圍困大量民眾死亡真相︰國軍投降時居然有余糧

長春圍成時餓死了多少人?這成為了不少人貼來貼去的寶貴資料,往往一經貼出,便會引起一片針對圍困一方的謾罵和唏噓,進而推到關于戰爭正義性的批評和顛覆,(很多人喜歡顛覆)而我則有不同看法。

  關于遼沈戰役當中圍困長春的問題,我也看過一些資料,比起現在網上傳播的版本要全一些,種種可怕的災難無可厚非,事實就是事實,而其中的原因和起因則 與事實背道而馳,或者有明顯的疑點,如︰沒有任何國民黨官兵餓死的紀錄,而投降後建制也基本完整,未有大規模減員。也有資料稱國民黨軍官仍然好酒好菜,當兵的大米白面,也許夸張不過可以相信,如果國軍實行兵民平分糧食的話,決不會有這宗情況發生。這和城內平民的狀況形成鮮明對比。原因則是其一貫的殺民養 ,軍官克扣士兵,士兵搶劫平民的結果。

  
  下面有必篇比較完整的文章︰

  長春圍困戰真相 作者︰國防大學教授徐焰

  《雪白血紅》一書,以一大段篇幅描寫了1948年人民解放軍圍困長春的情況。書中大肆宣傳圍困長春時的封鎖措施,其中並不講國民黨殺民養軍政策,也未抨擊國民黨的強搶民糧和驅民,而專門大講人民解放軍對城市的封鎖圍困造成了居民的饑餓和死亡。

  書中如此描寫長春圍城,是完全錯誤的。筆者于70年代在長春吉林大學上學期間,曾專門調查了解過當年圍城情況,也向當年圍城部隊的指揮員和基層干部戰 士、當時出城的群眾了解過情況,並訪問過守城的國民黨軍最高指揮官鄭洞國(可見這個作者的信息來源的廣泛和客觀,包括了平民,敵方己方士兵)。當時人民解 放軍圍城部隊的報告和國民黨方面的一些有關資料,筆者也閱讀過,了解到的事實真相與《雪白血紅》所述並不相同。

  歷史的事實是,國民黨軍近10萬人于1948年春開始被包圍于長春,這股守軍既不突圍又拒絕投降,同時還不斷派兵從民間搜掠強征糧食(只發給形同廢紙 的國民黨政府的大額鈔票),以利長期固守。從戰爭的基本規律出發,人民解放軍在尚不能攻城的情況下,只能對其進行封鎖,包括禁止城內外人員隨便出入前線, 不許糧食和物資運進城內。這種圍困辦法實施後,國民黨軍在城內開始大肆搶奪民糧,甚至見哪一家有炊煙即進入搶糧。在這種情況下,同年夏天市內居民出現糧 荒,有存糧的居民亦不敢舉炊,不少人因病餓死亡,國民黨軍政當局開始還禁止居民出城,後來才將一批批居民搜盡存糧和財物後驅趕出城,並禁止再回來。在城內 居民處于饑餓的狀況下,市內國民黨軍政機關卻開設食品商店,高價出售過去屯集和由錦州空投來的食物,後來發展到一個金戒指換一個餅子的程度,不少官員在居 民的尸骨上發了大財。

  在大批饑民開始出城之初,解放軍圍城部隊一度鑒于市內居民成分復雜,特別是松花江北和吉林省內的大批逃亡地主曾聚集市內,國民黨軍的許多軍政人員也化 裝難民企圖混出城去,因此開始未立即改變原先通過火線的政策,對出城人員進行比較嚴格的檢查身份再放行。後來發現饑民在兩軍對峙的中間地帶大量死亡的現象 後,馬上采取了措施,定時在指定哨卡經檢查後分批放出難民出城。這種檢查措施,在兩軍對峙的戰時是不可避免的。為防止饑民因暴食而亡,還在各哨卡設置了粥 棚,並發給出城居民以難民證,由城外各地政府對其進行安置。194810月中旬長春守軍或起義或投降,人民解放軍入城後又馬上對市內居民發糧救濟,很快制止了非正常死亡繼續擴展。

  從當時戰爭的要求看,對長春進行封鎖圍困是必要的。長春市民的苦難,從根本上來講,是國民黨守軍及其殺民養軍的政策造成的。當然,如果從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角度看,在戰時雖然不可能允許隨便通過火線,但在圍困封鎖時部隊如果在開始就實行比較靈活的政策,對陣地前出現的饑民早一些進行大規模的救濟, 死亡數字可能會小一些。但是不能因為這一點,就象《雪白血紅》那樣否定長春圍困戰。

  在《雪白血紅》第508頁中描寫長春圍困戰時,還這樣說︰一座城市,因戰爭而活活餓死這麼多人,古今中外,絕無僅有。

  這又是危言聳听,並不合乎歷史。圍困長春期間的居民死亡數,筆者曾專門了解過,根據國民黨方面在被圍期間掩埋的尸體數和人民解放軍在城外和進城後掩埋的尸體數,總計是12萬人左右。當然在當時那種戰亂中,這個數字並不可能十分準確,卻也相差不會太大。從長春市區居民的增減數看,日偽統治時長春人口最高 60多萬(包括日本居民10余萬人),國民黨統治時雖有難民進入,但因日本人被遣返,市區工業蕭條,生計困難,出者多而入者少,市民曾降到不足40萬。後 來因松花江北和吉林省內的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有許多地主及其家屬為逃避斗爭紛紛躲入長春市內,周圍一些縣市里受國民黨正統觀念欺騙宣傳的一些居民, 也隨國民黨軍退入城內。因此到19483月長春被圍時,居民達到50多萬人。人民解放軍在圍城期間共收容並安置城內出來的饑民20多萬人,入城時市內居 民只剩不足20萬人,由此算來,非正常死亡數字約超過10萬人。

  在中國古代史上,圍城期間死亡上10萬人的事例並非絕無僅有,而是所見不鮮。至于外國戰爭史上,此類事件亦有不少。遠的不談,就以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的列寧格勒保衛戰而論,死亡者達100余萬,其中大半是在德軍圍城的第一個冬天因饑餓而亡的。固然,長春城有這麼多死者確實令人痛心,但也不可隨意夸大 其辭。  

  在《雪白血紅》第510頁又講到長春死亡的饑民問題,並稱︰兵不血刃的長春,誰應對無辜百姓的累累白骨負罪呢?作者雖未作答,但是從其描述看卻是不言自明的。

  回顧當時的歷史,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是,當時餓死的都是長春的市民,而長春是由國民黨軍隊佔領的,國民黨政府又自稱是全國的政府,理應負責城內人民的生活。從戰爭需要出發,人民解放軍包圍了長春,可是國民黨軍與沈陽仍有空運聯系,市內仍有相當大的糧食儲備。據長春解放時對國民黨軍存糧清點時的結果證明, 新七軍尚有可供部隊食用數月的糧食,六十軍也有許多代用食品,而且市內兵民比例後來幾乎是12,救濟災民並不困難。可是城中國民黨軍為長期固守,卻實行殺民養軍政策,在其內部也實行歧視性供應方式︰對嫡系新七軍一直保證糧食的正常供應,對雜牌的六十軍則在基本保障供應時摻雜一些代用食品,對于保安隊 之類則讓其自力更生即搶掠居民過活。居民饑餓之時,國民黨軍的營團以上軍官仍有酒肉供應,士兵也無人餓死。長春出現的人間慘劇,其責任自然應歸于國民 黨軍隊,解放後當時長春守軍主將鄭洞國和長春市長尚傳道的回憶錄,也均不否認這一點。

  人民解放軍在戰爭中包圍封鎖長春,從總體上看自然是斗爭的需要,無可非議。事後仔細研究起來,圍城部隊領導人開始機械執行封鎖政策(對此問題實際上是 有不同意見的),確實也存在問題。特別是在1948年夏天實行封鎖時一度按照作戰期間的戰場慣例,禁止居民隨便通過火線,等到發現國民黨根本不顧居民死 活,把大量饑民驅趕至封鎖線前,又不許其回城,結果出現了大批死亡。此後圍城部隊雖然下令放人,並對出城的饑民予以救濟,但這種為時不長的延誤確實造成了 一些不好的影響,應引為教訓。以韓先楚同志牽頭所寫的《東北戰場與遼沈決戰》一文中,曾對此總結說︰長時間圍城,也給城市人民帶來了一些苦難。(《東北戰場與遼沈決戰(上)》第129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對于長春圍城期間的某些具體政策的得失,當然可以在一定範圍內總結經驗教訓,但是不能以此 否定長春圍城,更不能混淆正義性和非正義性,甚至是非顛倒,把人民遭受苦難的責任加在圍城的人民解放軍身上。       

  戰爭總是會帶來死亡和破壞。如果從正確的戰爭觀出發,看待革命戰爭中的死亡和破壞,就可以看到暫時的犧牲會換得大多數人民的長久幸福。就從東北地區而 論,解放戰爭中雖然有一些破壞,但是戰爭一旦勝利,僅僅三年間,生產就得到全面恢復,不僅超過了書所譏諷的“‘少帥那個時代,而且超過了日偽時期的最 高水平。在隨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東北的經濟發展更是突飛猛進,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許多倍。《雪白血紅》中對這方面的史料選擇和結論,都是不符合歷史事 實的。


中國人寫的文章--中國人殘酷慘烈的長春圍困戰

各位應該知道遼瀋戰役中有一個「長春圍困戰」吧?這一仗早在遼瀋戰役之前就打響了。我們對於一場戰爭的了解,往往就是憑藉幾個數字,如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殲敵和繳獲武器的數字等等。看了軍旅作家張正隆的《雪白血紅》,也許會知道戰爭的另外一個側面,比如平民百姓在戰爭中付出怎樣的代價。

那時守長春的是鄭洞國的10萬人馬,鄭與孫立人、戴安讕、杜聿明、廖耀湘齊名,都是威名赫赫的抗戰名將。長春顯然是一塊硬骨頭,四野要想強攻,肯定要付出巨大代價。這樣的事,共軍不到萬不得以是不會幹的,於是就採取了「圍而不打」的策略。自然,共軍也有本錢這樣做。那時四野主力都南下打錦州、瀋陽了,圍攻長春的共軍基本上都是地方部隊和民兵,但論人數卻是長春守軍的23倍,老鄭因此也不敢貿然突圍。於是,在長春形成了僵持局面。

圍城也就罷了,但共軍的做法卻是罕見的——不準一個老百姓出城。目的很明顯,就是迫使百姓把城內糧食耗光,使長春守軍糧盡而降。於是,長春遭受了整整五個月的圍困。圍困前,居民有50萬,解圍後只剩了17萬。張正隆在《雪白血紅》里說老百姓被餓死了15萬,這個數字顯然是縮水的。即使如此。王震王鬍子聽說這個姓張的小子把長春之戰的真相曝了光,還是氣得雷霆震怒。而國民黨戰犯段克文在《戰犯回憶》一書中說,長春圍城餓死老百姓65萬,這個數字又有些誇大其辭。顯然,應該在30萬左右。

長春被圍初期,老鄭還心存幻想,沒有估計到南線戰事一敗塗地,還想打持久戰,提出了「人人種地,日日練兵」的口號。但長春城內即使都種上莊稼,也得等到秋後才能收上糧食,但7月底就斷糧了。50萬張嘴,成了守軍的沉重負擔。7月下旬,蔣介石電令鄭洞國,讓他疏散長春的老百姓。

但出城的老百姓怎麼也沒想到,共軍拒絕他們出城。事實上,早在628,四野第一兵團政委蕭華就下令「對長春外出人員一律阻止……縱有個別快餓死者須要處理時,也要由團負責,但不應為一般部隊執行,更不能成為圍城部隊的思想。」99,四野四巨頭「林羅劉譚」給毛髮電說「我之對策主要禁止通行,第一線上五十米設一哨兵,並有鐵絲網壕溝,嚴密結合部,消滅間隙,不讓難民出來,出來者勸阻回去。此法初期有效,但後來飢餓情況愈來愈嚴重,饑民變乘夜或與白晝大批蜂擁而出,經我趕回後,群集於敵我警戒線之中間地帶,由此餓斃者甚多,僅城東八里堡一帶,死亡即約兩千。八月處經我部分放出,三天內共收兩萬餘,但城內難民,立即又被疏散出數萬,這一真空地帶又被塞滿。此時市內高粱價由七百萬跌為五百萬,經再度封鎖又回漲,很快升至一千萬。」

出城的饑民成群地跪共軍面前央求放行,但共軍堅決不答應。有的人還將嬰兒小孩丟了就跑,有的拿根繩子就在共軍崗哨前上吊自殺。有的戰士見此慘狀心腸軟了,也跪倒在地陪饑民一起痛哭,說「這是上級的命令,我們也沒有辦法」。

由於共軍嚴禁老百姓出城,早已斷糧的長春,變成一座死城,餓殍之城,白骨之城。

五個月的圍困,全城一切可以當做食物的東西,如樹皮、樹葉之類,都被送到口中。再沒有別的吃的,就是等死,或者人吃人了。段克文在《戰犯回憶》說,一天聽說城中有一家店鋪在賣熟肉,大家蜂擁搶購。段克文帶人去查看,賣的竟然是人肉,當場就把老闆拉出去斃了。但殺了一個殺不了倆,人吃人還再蔓延。

吉林省軍區原參謀長劉悌,當時是獨八師一團參謀長,他回憶說,獨八師當時就在二道河子執行圍困任務。通信員說有個老太太,把餓死的老頭的大腿煮吃了,吃了也死了。團長吳子玉是個老軍人,說哪能有這種事?通信員說,不信我領你去看看。進去一看,鍋里還剩條大腿。團長回來跟我說,那天都沒吃飯。

宋占林(退休前是長春二道河子區城建局環衛科長)回憶說,我出哨卡前,看到路邊一個人兩大腿都剔光了。早就聽說有吃人肉的,還不大信。那肉是刀剔的,不是狗啃的。那時早見不到狗了,狗已經被人吃光了。1955年,我當區機關黨委書記時,有個積極分子想入黨,於是向黨交心,說他那時吃過人肉,那還能入黨嗎?

隨時隨地都會有人倒地而死。但也有人只是被餓昏了,灌口米湯就能活過來。但上哪找這樣的米湯呢?國軍的糧食也吃完了。國軍能夠做的,也僅僅是組織收屍隊,24小時在馬路上撿屍首。一邊把屍體往車上扔,一邊說「喂狗」。那時狗都吃人,長得膘肥體壯,而人再吃狗。

死人最多是洪熙街和二道河子,都是十室九空。炕上,地下,門口,路邊,到處都是白花花的骨頭架子。時值盛夏,到處都是黑壓壓的綠頭蠅,蛆蟲也是成片成片的。城外的共軍說,最怕颳風,一颳風,臭味十里、八里都熏得人頭昏腦漲。

長春解圍後,熟人見面總要問「你們家還剩幾口人?」就象唐山大地震以後熟人見面都問「你們家還剩幾口?」一樣。長春滿城百姓沒有人家不餓死人的。

「解放」後第一件事就是「救生埋死」。「救生」就是給活著的發糧食,「埋死」就是埋死人。第二年春天,凡是埋死人的地方都不長草,那地太「肥」了。

對於這樣的歷史,我們不想多說了。只是因為,我們的確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祈願我中華,永世不要再遭遇這樣的災難了。


http://www.kanzhongguo.com.au/zh-tw/culture/20130516/13054.html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3/12/14芒果日報--支那新聞--虐殺法輪功學員,當人體標本貨源

2012/09/18芒果日報--支那新聞--谷開來醋勁大發,張偉杰成了標本??

2020/11/14芒果日報--惡有惡報--親中國衰事不斷,劉樂妍遭酸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