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5芒果日報--統呆爛政新聞-- 新竹市施政第一名???跑紅白帖第一名???

新聞參考點

第一名市長的民調迷思

中國時報 2007.11.03 

第一名市長的民調迷思

李丁讚

 

     九月分《天下雜誌》有關幸福城市的排名,新竹市高居第二。新竹市長林政則近年來的施政滿意度,更一直名列前茅。部分市民都對此甚感困惑。《園區生活》雜誌就做了一個專輯──新竹市真是個幸福城市嗎?強烈質疑天下雜誌所做的民調。新竹市的民間團體「竹掃把行動聯盟」更在日前召開記者會,用具體的證據戳破民調的迷思(myth),並在公車上大登廣告,如「五年出國五百天,市長真幸福」等。

 

     根據《園區生活》和「竹掃把行動聯盟」的資料顯示,新竹市的環境品質不佳,各焚化爐持續排放過量水銀,南寮焚化爐汞排放量更超出標準廿三倍。貧富差距全國最嚴重,人行道建設全國倒數第一,古蹟保護吊車尾,車禍率全國第二,市民的負債率全國第二高,失業率高達四%以上,城市的道路與公共場所處處障礙,許多老人無法走出家門,五成民眾認為新竹市不美麗等。

 

     弔詭的是,為什麼新竹市的各項民調,尤其是市長的施政滿意度都是全國第一呢?這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科學園區使得新竹市在很多客觀因素,如家庭收入、教育水平等,幾乎都是全國第一、二。這些經濟上的客觀因素使得新竹、乃至於北部各縣市的民調普遍比南部縣市來得高。但這不是市政本身的成就。

 

     另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是林市長「親民愛民」的人格特質。很多市民都知道,新竹市民任何婚喪或宴會場合,只要有帖子送來,林政則都會親自或派代表參加,最少也會送禮。很多有影響力的「親友」,禮金更是不薄。而且,不只紅白帖,市民生病了,林市長也會到醫院探病送禮。市民的疑難雜症,市長也樂於幫忙。甚至,每個小學生都有免費的營養午餐。

 

     除了禮物贈與之外,各種職務任用、補助款、或建設經費的分配,林市長也是大方放送、雨露均霑。以九十六年度上半年對民間團體的補助經費為例,市府共補助了二四九個民間團體,補助金額為三九一○萬元。除對大型團體如市公車的補助款是七九一萬元,工業策進會是四○八萬元外,絕大部分的團體都是五萬、十萬,利益極小化,但讓每個團體都能分配到。因此,很多市民都很高興。而且,更有創意的是,林市長每年都要帶「表現良好」的市民到國外去訪問。每年出國超過一百天。皆大歡喜,大家愛死了林市長。

 

     因此,在這種利益分配極小化的情況下,在很多市民都能實質地分配到某種利益時,民調怎麼可能不高呢?

 

     可是,新竹市的債臺高築,每個市民的負債率高居全國第二。個人的社會資本原來是以城市的財務危機為代價的。而提供免費午餐給所有小學生時,家長都很高興,但扣除掉人事費,新竹市各中小學的教育經費就只剩下三分之一強,真正的教學與輔導費用嚴重短缺。滿足了家長,卻讓小孩受苦。真正需要午餐補助的家庭只有十分之一,卻補助到一般寬裕的家庭,這不合正義原則。

 

     尤其,當林市長每天勤跑紅白帖、醫院、基層、出國之餘,還有剩餘的時間來處理公務嗎?每天在做「人」,還有時間來做「事」嗎?何況還有環保、教育、交通、古蹟保存等嚴重的市政問題啊!

 

     其實,林政則的問題,是台灣基層政治的共同問題。政治人物往往只重視個人服務,而對整體性的,尤其是那些需要長時間才有成果的結構性問題,總是視而不見。這主要是因為,個人性的服務可以馬上擄獲人心,而結構性的問題不只一般人不會感覺到,而且還會得罪人。因此,大家都在討好個人,留在民眾中取暖,不求提升。這是民粹、不是民主。

 

     可是,政治是公共利益的追求。私人利益的自然加總,並不構成公共利益,而是需要經過綿密的論述與連結,才能轉化為公共利益。好的政治家就是能做這種轉化工作的人,讓民眾看到共同的利益與希望,一齊努力追求,這才是真正的民主。極小化的利益分配,讓人看不到遠景與希望,與好的公共生活是背道而馳的,也不符民主政治的運作原則。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3/12/14芒果日報--支那新聞--虐殺法輪功學員,當人體標本貨源

2012/09/18芒果日報--支那新聞--谷開來醋勁大發,張偉杰成了標本??

2010/07/04芒果日報--黨國黑幕--[藍市議員選舉花絮]遭包二奶反擊黑函,反而自爆未婚生子